 |
|
 |
|
 |
聯系人:周先生
手 機:15805123459
傳
真:0518-87288530
郵 箱:tenghuiquartz@126.com
網 址:www.fzquartz.com
地 址:連云港東海縣經濟開發區晶宸路1號 |
|
|
 |
|
|
石英制品業如何變“制造大國”為“制造強國” | 新聞來源: 點擊數:3480 更新時間:2013/2/19 9:14:48 收藏此頁 |
| 在中國石英制品業從“制造大國”向“制造強國”邁進的關鍵時期,由于政策導向的緣故,國內大部分資金集中在各個國有企業手中,錢多得不知道往哪兒投。 讓人感到不安的是,今年以來,制造業全行業的利潤總額同比增速幾乎是月月下降,這種情況實屬罕見。以及中國、韓國等新興制造業大國崛起的過程中,生產基地出現了外移,但仍舊保持了研發中心留在本國的格局。 據統計,目前中國在全球制造業產值中的比重已達到20%左右,成為世界制造業第一大國,中國機械制造業中有40多類產品的產量居世界第一位。但和制造強國相比,中國機械制造業仍處于較為初級的發展階段。一方面,中國制造仍以代工、加工為主要特征,真正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并不多。這就決定了僅僅依靠勞動力眾多而又廉價的競爭模式缺乏長久性。另一方面,中國制造產品的附加值低,僅僅在低端市場靠價格競爭具有一定競爭優勢。 由此可見,中國離真正的制造強國仍差距不小。可就是在這種情況下,中國的制造業卻提前出現了“未強先衰”的苗頭,其典型特征就是產業的“空心化”提前來臨。 但其中首要位置的還是成本問題。在勞動成本上,隨著社會保障體系的健全和******工資標準的不斷提高,制造業的勞動成本成為眾多企業難以承受之重。最近幾年,中國各地的******工資標準幾乎都是以平均20%的高速在提高,在企業利潤水平提高緩慢甚至下降的情況下,工資的提高就必然會加劇生產的困難。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,由于制造業企業與商業銀行、房地產企業等暴利行業存在過大的利潤差距,這就進一步加劇中國機械制造業出現“空心化”的趨勢。學者蘭曉華認為持續攀升的財務成本,使得大多數制造企業成了為銀行打工的角色。 因此,要遏制中國機械制造業“未強先衰”的趨勢,必須多管齊下。首先,在減輕制造業負擔上采取實際有效的有力措施,擴大企業的盈利空間。在經濟困難時期,有必要充分考慮企業的勞動力成本承受能力,不能簡單地將收入分配體制改革等同于單純地漲工資,要將工資的上漲與企業效益提高掛鉤;其次,扭轉人民幣匯率單邊上升的趨勢,擴大匯率波動的范圍,盡快形成反映市場供需的匯率形成機制;再次,有必要盡快實行全面的減稅政策,摘掉企業稅負沉重的帽子,只有企業效益提高了,才能實現稅收長遠持續地增長,絕不能走“竭澤而漁”的路子。 石英管 石英玻璃管 文章鏈接:www.fzquartz.com | 總頁數:1 第 1 頁 |  |
| 上一篇:石英企業提高經濟效益 下一篇:連云港石英項目爭創一流 | 【刷新頁面】【加入收藏】【打印此文】 【返回】 |
|
|
 |
|